每年,成千上万的重度听力障碍患者需要依靠外部助听器或将设备植入耳内来聆听外界声音。
尽管人工耳蜗植入设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该设备仍然依赖于电池操作,这非常麻烦。
但是这个问题可能将要解决: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小组已经开发出一种微芯片,该芯片仅需要很小的电压即可工作,并且可以通过声音驱动助听器通过耳朵。
人耳的耳蜗具有电池状的结构。
这是带有正负离子的天然生物电池,可产生弱电压。
尽管60年前医学界已经确认了这一事实,但还没有人尝试将其用于电源。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希望使用该电压为他们开发的微芯片供电,以驱动耳内助听器的正常运行。
据报道,研究人员为该芯片配备了几个低电阻器和一个低功率无线电发射器。
它只需要从耳电流中提取一小部分能量,就不会干扰听力。
目前,他们已将这种微小的电子芯片植入到豚鼠的耳朵中,以进行实验,该耳朵类似于人耳的内部结构。
结果非常成功:芯片已经在豚鼠的耳朵中连续正常工作了5个小时,并且外部接收器接收到了数据。
数据还显示,豚鼠的听力不受芯片的影响。
这项研究的结果还不够成熟。
研究人员担心该芯片在人耳中停留的时间过长可能会损坏其内部结构,因此他们需要对该芯片进行更多的实验和改进。
在未来的生化领域,这项技术将非常有前途。
不可能说,人体的每个细胞在将来都会成为一个独立的发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