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接触器的原理电磁接触器的原理是,当接触器的电磁线圈通电时,会产生强磁场,从而使静电铁芯产生电磁吸引力来吸引电枢并驱动接触动作:通常触点已断开,常开触点已闭合,并且两个已链接。
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引力消失,电枢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以恢复触点:常闭触点闭合,而常开触点断开。
在工业电气中,接触器类型很多,电流范围为5A至1000A,其用途非常广泛。
在电气工程中,接触器是一种自动切换器,用于连接或断开负载式AC / DC主电路或大容量控制电路。
主控制对象是电动机。
此外,它还用于其他电负载,例如电加热。
适配器,焊接机,照明设备和接触器不仅可以连接和切断电路,而且还具有低压脱扣保护功能。
接触器具有较大的控制能力。
适用于频繁操作和远程控制。
它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件之一。
电磁接触器接线方法的步骤如下:1.首先,将电源的三相分别连接到接触器的主触点L1,L2,L3,然后从T1,T2连接三根电线,接触器的T3接至电机的三个端子。
以上是主电路。
2.控制电路:从停止按钮将L1的导线连接到停止按钮(停止按钮通常是关闭的,开始按钮通常是打开的,您应该知道这一点!),将开始按钮的一端与辅助设备相连接触器的一端。
3.然后从启动按钮的另一端连接辅助触点的另一端(此部分也是自锁的),从该端伸出的电线连接到线圈A1,而线圈A2的引出线则连接到线圈A1。
连接到L2或L3。
电磁接触器的故障排除(1)接触器磨损并且接触器过热。
发生故障的原因是:①接触压力不足。
②触点接触不良。
③电弧会烧伤触点表面。
以上三个原因将增加触点的接触电阻并导致触点过热。
以上三个原因将增加触点的接触电阻并导致触点过热。
(2)触头已磨损。
接触器的磨损分为电气磨损和机械磨损。
接触不良。
①电气磨损是正常磨损,是由于电弧的高温导致接触金属气体汽化而引起的。
②机械磨损是由于触点闭合时的冲击和接触面的相对滑动摩擦引起的。
(3)触点不复位。
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有:①接触式熔焊弧的高温将动,静触点熔接在一起而不能折断的现象称为熔焊。
②反作用弹簧的弹力不足。
③机械运动部件被卡住。
④铁芯的端面上有油污。
⑤铁芯的剩磁过大。
(4)电枢振动和噪音。
发生故障的原因有:①短路环损坏。
②由于倾斜的电枢或端面上的污垢,动铁芯和静铁芯接触不良。
③活动部件被卡住,电枢无法完全插入。
(5)线圈过热或燃烧。
发生故障的原因有:①线圈匝之间短路。
②动铁心和静铁心的端面变形或变脏,关闭后有空隙。
③操作过于频繁。
④施加的电压高于线圈的额定电压,电流过大,会产生热效应,严重时会烧毁线圈。